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心系大坝村 倾力干实事-----安顺学院挂帮村干部马明英同志先进事迹.doc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5-07 [来源]: [浏览次数]:

马明英作为一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自2011年开展“四帮四促”活动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四帮四促”活动精神,吃住在村,脚踏实地干事,倾心真情帮扶,工作积极主动,为普定县猫洞乡大坝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受到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深入调研 摸清实情

大坝村共有136户农户,人口约510人,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外出务工收入,二是粮食生产收入。象其他大多数村庄一样,大坝村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近年来已逐渐搬到城镇居住。距大坝村不足200米就有一家煤矿,但煤矿开采业与大坝村并没有多少经济联系,相反,大坝村陷入了“资源诅咒”的环境。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大坝村经济社会事业,这是摆在大坝村民面前的问题,也是作为大坝村一名“村民”的马明英老师需要做好的一个课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出谋献策的发言权。马明英老师说:“要达到挂帮村的目的,首要问题就是了解基本情况,找准发展路子,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帮助”。为此,他多次深入大坝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实情。在2011年的村支委会上他被选为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后,利用参加村干部、村民代表会议的机会,同大家商讨脱贫之策。2011年,借中国农科院几位专家到贵州考察之机,他邀请了专家们到村里与村干部、村民座谈,察看村里的产业发展状况,并请专家们就村里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通过调研,他摸清了底数,发现了阻碍大坝村发展的一些重要原因:一是煤矿大量采煤,导致地质沉降、水位下降,加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资源不足;虽然通过从其他村引水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但生产用水不足,村里较单一的水稻种植业不能更多地增加村民收入。二是大坝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细碎、分散,不利于土地集约经营;但大坝村民发家致富需求迫切,如果在思路、技术等方面加以帮扶,大坝村就能有很大发展。

找准路子 谋划发展

大坝村在全乡的产业规划中属于“沿河十公里粮食产业带”。 通过调研,马明英老师发现,当地农民群众缺乏科技意识,靠单一农业种植,投入大,收效低。

马明英老师摸清情况后,认为大坝村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蔬菜,可以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产业,但如何打消村民的顾虑,说服村民发展反季节蔬菜呢?马明英老师认为,“以点带面”、村干部带头或许是个好办法。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村支书张相华承包了近3亩土地作为蔬菜实验地。马明英老师从蔬菜品种、栽培方式、种植和收获时间推算、市场分析与营销方法等方面一一进行指导,并亲自下到田间与张支书一家平整土地、播种。目前种植的棒豆等反季节蔬菜长势良好。

思想帮扶 转变观念

当前,村里的养老保险工作正有序开展,外部也不时给予村里一些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物资,逢年过节一些单位还通过救济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活动。为此,许多农民群众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希望国家的救济帮扶能解决自己实际大问题。为此,马明英老师与同在该村进行挂帮村活动的普定县公安局另一位同志一起,利用一切机会向群众宣传,国家的帮助救济只能解决一时之急,解决不了一世之需,等靠要富不了家,要致富主要还得靠自己。经过不断宣传,讲道理、摆身边的事实,越来越多的群众明白了,自己要想过上好日子,外面的帮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铁还得本身硬”,自己不努力是没希望的。

半年多来,马明英老师积极组织村民进行农业种植、养殖培训,向农民传授种、养技术知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肯定,他把心用在挂帮村上,把扶贫当作自已家的事,把“挂帮村”帮促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为的是让大坝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